計畫源起
不再自限於創作文本的單一關注乃近年來文學研究的思考面向,跨領域、跨學門的越界研討,提供有別以往之論述視角,或已開啟多方對話的可能。而明清研究近年也已成為國內外漢學研究的顯學,是臺灣可與國際學界對話的相對優勢領域。明清研究牽涉商業、城巿、讀者、傳播、移民、性別、族群、旅行、印刷文化、物質文化、中西交流、晚清報刊、現代性等議題。經過多年來的努力,暨大中國語文學系逐漸建立一個自具特色而又與外界保持互動的明清研究傳統。系上老師除了不斷豐富學校圖書、文獻資源,並且與學生立足於原典史料考據,借鑑當代人文觀點與理論,嘗試改變研究方法與論述話語的成規,進而形成學術典範的轉移。基於此,暨大中文系以「明清研究」作為系所發展方向,不僅獲得在學校大力支持,視為「發展特色計劃」。並曾以「近世商人城巿與流行文化」獲得教育部「人文教育中綱計劃」補助,進行為期二年的教學研究。本計劃「移民、旅行與知識建構」就是在上列基礎與整體的學術規劃下所提出延展性之構想,具有一定的前瞻性。

內容概要
  移民與旅行,意味著空間上的流動,藉由「移」、「旅」與原本不熟悉的人事物相遇,進行對話,從而重新檢視並建構自身。這場探索歷程,小至個人,大至集體,皆可能因此鬆動原本穩定的社會、文化的知識系統,形成一場重新排列組的譜系內容。甚至被相遇的「他者」內涵亦經交鋒而產生變動,同樣歷程一場知識的動搖與重構。關於旅行、移民、知識建構等,皆為近年來明清研究學者相當關注之議題,而大學部同學也逐漸對這方面感到興趣。若能進一步有效整合,將可強化原有的研究素質,甚至加速相關領域內的研究步伐。因此,目前正是一個全面整合,進而擴展其研究路徑的時機,本計劃之所以提出正基於此番用心。
 
整合師資
  本計劃除了整合暨大中文系的教師外,也邀請中央研究院文哲所廖肇亨副研究員、中正大學陳俊啟副教授、中央大學呂文翠助理教授,以講座課程與座談會等方式參與本計劃。廖肇亨副研究員精於東亞漢詩、中日文化交流、陳俊啟副教授專長於晚清學術文化思潮、呂文翠教授則長期投注晚清上海與域外文化之交流,建構。三人皆為一時之選的學者,對於移民、旅行與知識建構的議題頗為專精。藉此跨校之觀摩、對話,將可開拓學生之知識視野。

除了校際間的合作,本計劃亦納入本校歷史系的相關教師。明清研究一直是暨大歷史系發展特色之一,王鴻泰教授的加入,不僅可以補強明清社會文化史的論述,並得以藉此增加文、史間的對話與整合。尤其本計劃還特別設計了基礎西洋漢學課程,目的在於強化中文系學生較為薄弱的英文閱讀能力,進而使其對國外漢學者研究成果、學術風氣及方法之轉變、學術會通等方面具備基本的掌握及認識。

此外,暨大中文系長期與中央研究院文哲所密切交流、99年度1月舉辦明清文學與文化研習營,即邀請了李豐懋、王璦玲、胡曉真、嚴志雄等研究人員與會講演,學員反應十分熱烈。本次計劃邀請到嚴志雄 、廖肇亨二位研究員分別參與課程講座與演講活動。本計劃實行後,將與這幾位研究人員協調開授更具整合性的研究課程。

最後,本計劃將努力爭取其他大專院校的師資蒞校授課,不但有助於學術間的交流,使本校學生拓展更多可利用資源。而這些外校(研究機構)師資支援的移動、旅行本身就是一種知識建構的實踐。

 
預期成果
  本次課程設計緊扣當下明清研究相當注重之空間議題,也就是移民、旅行所帶來的知識系統的重構。對現代學生而言,此乃並不陌生的生命經驗,若能善加誘導必能使其形塑不同的自我與未來。是以本計劃網羅了校內外相關領域的優秀研究者,以歷史研究與文學論述並行的方法,透過授課、講論會、讀書會、座談會等,與學生共同反思過去生命經驗的同時,亦以親身實踐形成新的知識內容。